全国工程勘察大师、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杨伯钢已从事测绘工作39年。39年来,杨伯钢主持完成了北京数百个建设工程的测绘,为北京市城市体检和城市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政府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武汉大学遥感团队将面向国家需求和新工科改革,砥砺前行,不断创新遥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世界一流遥感人才,为把我国建成遥感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他是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2020年7月25日,我国资源三号03卫星发射升空,与在轨的资源三号01、02卫星等组网运行,为新型基础测绘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救灾等多领域应用需求。作为我国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工程总指挥、“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研专项..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门进行阐述,在武汉地区科技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
出版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同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同向同步、同频共振,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获取地球表面坐标,到获取地球内部的“神秘信息”,十年间,现任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的李朋德经历了从测绘到地质调查的转型,一直和地球打交道,致力于把地球数字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他为何说2012年对中国测绘是很特别的一年?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他..
近日,“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首场报告举行。武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以“科技创新涌动新时代英雄城市”为主题,“数说”武汉科技这十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通过视频连线阐述了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性。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关,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连环画的形式生动讲述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故事,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推出“..
喜迎二十大,科技她力量。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秋季在北京召开。这将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喜事、盛事。首都女教授协会推出“科技之星”专栏,宣传先进事迹,凝聚巾帼榜样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在接受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1年12月22日11时26分,我国成功将资源一号02C星送入预定轨道至今,我国的陆地遥感卫星走过了非凡十年。十年来,我国陆地遥感卫星体系基本形成,建成..
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传播渠道和载体,不仅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还具有学术引领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科技期刊更是成为争夺国际科技话语权的重要阵地,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目标。如何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促进期刊集群化、数字化..
当前,地图文化研究创新发展如火如荼,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内各界对地图文化的传承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层出不穷的地图及文创作品充分彰显了“地图文化+”的活力与张力。
在国家助学金的支持下,我顺利从南京地质学校(后并入东南大学)大地测量专业毕业,来到国测一大队参加工作。1956年,我们响应党的号召,怀着理想和热情,怀着“为祖国测绘,为祖国奋斗”的坚定信念,奔赴祖国大西北,承担国家大地测量任务。
主讲人: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内容简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遥感技术就是我们的“千里目”。在本期课程里,童庆禧院士依次介绍回答了什么是遥感,怎么实现遥感,遥感有什么用这三个问题,..
在7月14日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李德仁快步走上台,接过本年度的大奖,80多岁的他精气神饱满,神态和蔼。李德仁感慨地说,把武汉市打造成国内科创中心,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我们这些在汉的科技工作者都充满信心。要坚持我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安全性,我们要把这个..
“把一件事情老老实实做深做透是测绘人的基本风格。”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独特的学科文化,学科成员形成了具有共同特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特有的精神风貌、知识体系和行为准则,成为学科引领世界一流的强大动力。值此武大测绘学科建立60周年之际,李德仁、宁津生、刘经南、张..
近年来,中国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蓬勃发展,推动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等更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城市是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和中心。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各级实景三维在逻辑上连贯、标准上统一、机制上共享,对用户来说就可以无缝衔
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地理信息强国,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强不强,取决于其是否拥有若干能够实现技术垄断的全球性地理信息企业,取决于其地理信息发展是不是在全球发展议程中体现出应有的担当和格局,取决于政府在地理信息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引导、统筹、..
5月20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正式落地德清,这也是联合国秘书处在中国设立的首个直属机构。
1939年4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本文根据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张新长在国地云讲堂所作报告《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字孪生与元宇宙》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时空数据及时空智能,是‘双智’建设各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3月18日,由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指导,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新型基础测绘高峰论坛”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在“云端”举行。
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新型基础测绘高峰论坛,与各位同仁在线上云端相见。首先,我谨代表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对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高峰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对主办本次高峰论坛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