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记者从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会议暨广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启用仪式上获悉,2022年10月斜阳岛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成,标志着广西初步完成了陆海一体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即日起优先向自然资源系统免费提供服务。
为了多途径、差别化保障采矿用地合理需求,《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采矿用地保障的通知》明确除了现有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保障途径之外,地方政府和采矿企业还可以通过将采矿项目新增用地与复垦修复存量采矿用地相挂钩,解决计划指标和耕地占..
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300公斤以上的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在轨遥感卫星200余颗,实现了16米分辨率卫星数据1天全球覆盖,光学2米分辨率数据全球1天重访,1米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对全球任意地区重访时间为5小时。我国天地一体化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站网体系建设,云南“天地空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实现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的..
记者18日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历经四年研发,由中国铁建铁四院牵头承担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成功完成。该研究解决了我国铁路勘测完全依赖GPS的问题,可实现北斗系统全替代,是我国交通领域探索“中国方案”的一次突破创新。
近十年来,在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带动下,我国遥感卫星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遥感卫星产业应用体系。
11月14日,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牵头举办的西丽湖论坛的平行论坛——大湾区智慧城市院士论坛在深圳举行。该论坛结合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战略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以“双碳战略与智慧城市”为主题,邀请了40多位院士专家共同探讨..
本报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寇江泽)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平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乡村“四旁”植树15亿株以上,全面巩固提升..
记者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11月16日,江苏内河船舶手机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全国首个建成并推广的省内内河船舶手机导航系统。目前,船民已可通过手机App注册使用。
11月1日,重庆市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CQGNSS)两罾站在该市酉阳县两罾乡中心小学建成运行。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建成 CQGNSS基准站59个,与周边其他省及其他行业共享的 GNSS基准站共计116个。
“天地图·芜湖”是数字芜湖地理空间框架重要组成,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成果。
“数字孪生平台是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其中之一,它可以实时监测水域情况,清晰地掌握流域水文的现状、异常和趋势,就像人到了现场一样。”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职工张承凤介绍,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手段。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此,北斗系统圆满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中国北斗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北斗系统..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正在广东珠海举行。记者在本届航展上获悉,中国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完成首阶段4颗卫星系统建设,开始为传统领域以及新兴市场的各类用户提供卫星遥感时空信息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传统基础测绘分级管理、分尺度建库模式下内外业割裂、更新周期长、产品样式固定等短板凸显。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已成为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抉择。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成为自然资源部门贯彻..
近日,我国首届遥感实验与真实性检验学术论坛在北京开幕。会上,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承建的 “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系统”投入试运行。该系统的研制,是我国高分遥感共性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高分遥感共性产品可应用性的前提,将有..
“原本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从开始用地到竣工,要多次委托、分别进行勘测定界、权籍调查、规划核实测量和房产面积测量等。实行‘多测合一’后,我们只要委托一家测绘单位就可以完成所有事项的测绘。”乐业县银隆矿业有限公司潘总称,“多测合一”为该企业节省测绘成本约6..
每当遥望夜空,观察距离我们地球38.4万千米(平均距离)之外的月球,可曾想过:月球上到底有多少种岩石?答案来了。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胡喆、温竞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说,北斗应用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人民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4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会上介绍,新时代的中国北斗进入规模应用发展快车道,我国已建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
“启航产业发展新征途,欧比特作为不断突破创新、从追赶到引领的‘中国芯’力量之一,将继续‘修炼’内功、加快产业融合,提供更多突破AI芯片瓶颈的差异化思路,聚焦解决现实问题,朝着‘打造世界领先的AI芯片’的目标坚定前行。”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实施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便民利企‘微改革’、政务服务‘全链通办’,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改革成效获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的高度度肯定。”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
到那时,北斗无疑是世界卫星导航这片璀璨星空上最明亮、最耀眼的星星!
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首批队员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预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以省委提出的”走在前,开新局“为目标,多措并举,奋力前行,取得了突出成绩,充分发挥了”两支撑、一提升“的服务保障作用。
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省综合调查中心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依据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总体要求,结合青海省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深入推进“天地图·青海”建设。针对国家天地图综合评估中5大项、13中类、31小类..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渐显著。
广西最南端斜阳岛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近日投入运行,标志着广西完成了陆海一体基准站网建设。近日,广西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运行站点共接入站点168座,终端用户接收到的平均卫星数目从30颗提升到50多颗,其中北斗卫星25颗,全区实现了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全覆盖,定..